格物尋理,一路有你 | 一師物化歡迎您!

作者: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發布時間:2022-06-11 點擊數: 來源:

一、學院簡介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成立于2021年,由原教育科學學院拆分而成。2002年在國内率先開設科學教育專業,現有在校生1018人(全國規模最大),也是國内“國家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項目的主要承擔單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2人,高級職稱人數占比45%,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41人,博士占教職工總數的66%,教師隊伍涵蓋教育、理、化、生、地、工程、材料等多學科。其中,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1人,長沙市傑出青年基金2人,省教學能手2人,省青年骨幹教師3人。近三年立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50餘項,其中國家自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學院現有科學教育、物理學(2022年9月招生)2個本科專業,現正申報化學教育專業(2023年9月招生)。其中科學教育專業是國内培養優秀科學教師規模最大的專業,該專業為湖南同類專業唯一的省内一流專業建設點,擁有國内人數最多、學科類别最齊全的專業師資隊伍,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科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和職後培訓基地。學院建有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湖南省人工智能與教育創新創業基地等平台,是全國省級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認證機構、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長單位。專業形成了小學、政府、高校、企業“共建平台、共享資源、共謀創新、共推科普、協同育人”格局,創建了以聚焦創新、強化實踐為特色的“四維導師、四維課程、四維平台、四維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近三年共開發特色教材20餘部,在線課程6門,獲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9項,其中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學生在全國科學教育師範生教學技能競賽中獲獎31項,教學設計單項獎48項,獲獎總數居全國高校科學教育專業第一。

學院秉承“素質為基礎、能力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建立健全“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建設和完善了具有專業特色和全面發展理念的《人才培養方案》,教育教學體系先進,科技理論與科技實踐課程均與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緊密聯系,全面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

學院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優秀鄉村小學科學教師,20餘人入選馬雲鄉村師範生計劃。如:優秀畢業生嚴鑫作為唯一一位鄉村公費定向師範畢業生代表受邀參加了教育部教師節座談會,并受到孫春蘭副總理的親切接見。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是在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确立的“一四”戰略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全院師生必将乘學校改革東風,齊心協力、開拓創新、搶抓機遇、銳意進取,高起點,快發展,在“兩個拓展”中彰顯一師物化人的擔當作為!

二、專業介紹

科學教育

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傳承百年師範精神,适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按照“實基礎、重應用、強能力、高素質”要求,培養師德師風高尚,教育情懷深厚,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具有紮實的科學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勝任科學教學、教研及管理工作的科學教育骨幹教師和科技輔導員。

主要課程

大學物理、大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大學物理實驗、大學化學實驗、生命科學實驗、小學科學實驗與制作、科技活動指導、環境科學導論、科技史、科學課程标準與教材研究、科學課程教學設計等。

專業優勢與特色

2002年在國内率先開設科學教育專業,現有在校生1018人(全國規模最大)。本專業為湖南同類高校專業中唯一的一流專業建設點,也是國家卓越小學教師培養改革項目主要承擔專業。學院建有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湖南省人工智能與教育創新創業基地等平台,是全國省級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認證機構、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長單位。本院學生在全國科學教育師範生教學技能競賽中獲獎總數居全國高校科學教育專業第一,同時研究生錄取比例穩居全校第一。

學制學位

學制:四年制本科

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本專業就業前景廣闊,大部分畢業生從事小學科學課和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類課程教學及地市縣區等各級科技輔導員工作;部分畢業生選擇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被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等國内知名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已為科學教育培養了一千多名優秀中小學教育工作者。

物理學

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傳承百年師範精神,适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按照“實基礎、重應用、強能力、高素質”要求,培養師德高尚,教育情懷深厚,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具有比較紮實的物理基礎知識,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夠在中學和相關教育機構從事物理教育、教學、教研及管理工作的優秀骨幹教師,以及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物理人才。

主要課程

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學、電動力學、固體物理學、電工學、電子技術、計算物理基礎、科技史、物理課程與教學論、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等。

專業優勢與特色

本專業是太阳成集团堅持“兩堅持、兩拓展”的重點建設專業點,以課程育人和團隊建設為抓手,構建了“混搭聯動”的中學物理教師培養模式,引導學生專業成長。依托計算物理、光電信息、量子理論、物理與課程教學論團隊為中心,實現“校内校外”雙導師制的培養與應用對接,突出“真正服務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的服務定位。

學制學位

學制:四年制本科

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

本專業就業前景廣闊,大部分畢業生可以選擇到中學、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培訓機構等單位從事物理教學、教育管理工作;部分畢業生可以選擇繼續攻讀物理類、光電信息類、材料類的碩士研究生,還有部分畢業生可以選擇在電子器件廠家從事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

三、特色活動

科技節

CF632611B

9224D052

新生團支部設計大賽

1A47A

“明日之星”師範生風采大會

學生作品展

16A0D

四、名師介紹

許蘭,教授,理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訪問學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科學教育”專業建設負責人和“物理學”專業負責人。曆任湖南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認證專家,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委等。主要從事量子信息與科學教育方向的研究,主講《大學物理》等課程,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線上線下一流課程《大學物理》負責人。出版專著2部,在國際權威SCI雜志發表論文20餘篇,獲專利3項。主持并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先後獲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競賽二等獎,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等獎勵,被評為校教學新秀。

羅朝明,男,1978年6月生,湖南零陵人,博士,教授,湖南省首屆優秀碩士生導師,湘潭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美國喬治福克斯大學工程系訪問學者,湖南省光學學會理事,曾任“信息光子學與空間光通信”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和“信息與通信工程”湖南省“雙一流”學科方向帶頭人。主要從事電磁前沿理論器件與系統、光通信與信息器件、光電信号處理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和面上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和面上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等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先後在Optics Express、Carbon、IEEE Photonics Journal、Optics Communications、Applied physics B: laser and optics、物理學報、光學學報、中國激光等國内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EI論文2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和軟件著作權1項;承擔本科生課程《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大學物理》和研究生課程《信息光電子學》等的教學工作;同時指導本科生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3項;指導碩士研究生8名,已畢業研究生4名(1人在上市公司從事研發工作,3人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獲得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篇(2018年,2019年)。兼任Optics Communications、Results in Physics、物理學報、光學學報等期刊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黃文,教授,理學碩士,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主要從事科學教育和分子生物學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級和省級課題,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主編全國高等院校小學教師培養規劃教材2本。曆任“湖南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認證”評審專家,擔任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審專家以及湖南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評審專家。擔任湖南省科學技術館科普志願者。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展示活動”“湖南省科普技能和科普教具制作創新展示活動”等多次獲獎。

唐建生,教授,化學博士,高校教師教學技能比賽評委、湖南省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委、“國培計劃”科學教育培訓專家,中小學特崗教師評委、湖南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認證評審專家、《SYNLETT》等雜志審稿人。主要從事科學教育及化學研究,主講《化學》、《科學實驗與制作》等課程。主持省部級課題5項,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7篇,EI5篇,國家發明專利3項,主編全國規劃教材1本,指導學生多次在全國科教比賽中獲獎。

鄭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省級教師培訓師,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教師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科協十一屆全省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國培項目首席專家。曆任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展示活動、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委,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等級認證評審專家庫專家等。湖南省“優秀國培工作者”“優秀國培專家”,湖南省高校教學改革成果獎獲得者,太阳成集团“教學能手”“優秀教師”,第2-7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高校教改課題、湖南省科技廳重大研發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等課題多項,長期從事科學、科技與科普教育與教學研究。

五、校友風采

嚴鑫,男,土家族,1996年5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太阳成集团公費定向師範生,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溪州芙蓉學校教師,全國第37屆教師節鄉村教師代表。2017年從太阳成集团畢業後,一直紮根鄉村,從事教學、班主任、教務主任等工作。他積極進行科學課程教學改革,堅持帶領學生親近自然、動手實踐,指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多次獲獎,在湖南省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他關愛學生,多次深入山村進行家訪,宣傳扶貧政策,任教期間無一學生辍學,獲縣控辍保學、縣脫貧攻堅嘉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師德标兵。他信念堅定,任縣新思想進基層“七進”宣講員,師德師風報告團主講,獲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特等獎、湖南省師德師風演講比賽一等獎。

寄語

在一師的六年生活裡,我遇見了一群充滿愛的老師。他們用真誠的關懷與幫助,讓我懂得了教師這兩個字沉甸甸的分量,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一師學子的擔當,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真切的懂得大山孩子對好老師的渴望。親愛的學弟學妹們,認真的感受吧,努力的學習吧,我相信在一師充滿愛的教育裡,在走上崗位後孩子真誠回饋的喜愛裡,你會無悔你現在的選擇。

張懿,太阳成集团科學教育專業2015屆畢業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碩士,曾任教于一師一附小、清華附小教導主任,小學科學教師,海澱區優秀科技輔導員。多年來一直從事小學科學教學與研究,曾獲全國科學教育教學創新展示特等獎、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學一等獎、北京市海澱區世紀杯教學一等獎等;參與編寫高等學校小學教育專業系列教材《小學科學微型課教學技能實訓》;曾受邀送課到江蘇、廣西、新疆等地,新冠疫情期間6次參加中國教育電視台“同上一堂課”教學直播活動。

寄語

流水争先,靠的是綿綿不絕,人生的富饒,總要用時間去體會。優于過去的自己,是海明威對“高貴”的理解,前行的我們終會找到自我超越的意義。願,我們用實際行動成為自己的評價者,願,一師的優良傳統不斷砥砺接續奮鬥的你我。

吳巧麗,女,2016年入校,現如今就讀于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能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本科期間,榮獲校級優秀畢業生、校級優秀幹部、校級優秀團幹部、榮獲校級二等獎學金。研究生期間,成績位列第一,連續兩年獲一等獎學金,以核心成員身份參與中國科普研究所委托項目《青少年科學素質測評題目設計與檢測》、國家标準化管會國家縱向項目《科技館展覽教育服務規範》、湖北省科學技術館合作項目《科技館展覽教育通用要求》等項目累計5項,以第一作者發表期刊論文1篇,國家标準1項,湖北省地方标準2項,獲初級科技輔導員證書。

寄語

大學是人生中少數自由又充滿韌勁的時光,希望學弟學妹們可以珍惜可以奮鬥的日子。

雷桓,2016年9月就讀于太阳成集团教育科學學院,2018-2020年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擔任省級課題《不同光質下綠豆種子的萌發》組長,2020年9月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天文學系,現從事于日地行星——火星空間等離子體的研究。

寄語

大學雖然是許多人口中的象牙塔,但是不努力的話,很快就會從塔頂墜落,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四年時光看似平平無奇,但也足以改變許多,認準自己要做的事以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隻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六、其他信息

學院微信公衆号:大美物化

學院網址:http:/

考生咨詢電話:0731-88222559 0731-88228061

咨詢老師:劉老師 曾老師 龔老師 廖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