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民族複興,堪當時代新人”

作者: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生黨支部 發布時間:2022-08-30 點擊數: 來源:

56CF4

    2022年7月24日18:00,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生黨支部在騰訊會議順利開展“立志民族複興,堪當時代新人”七月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應到53人,實到51人。

4796F

    會上,各位黨員同志觀看了《為時代育新人》第二集《遠方》。劉紫妍、駱妍慧等8名黨員同志作為黨小組代表分享自己的見解。


19科教2班  劉紫妍


  遠方的胡楊讓我最為動容,八千湘女上天山,在新疆的荒土地上揮灑青春,湖南是率先啟動援疆工程的省份之一,甚至很多女戰士們都是徒步,從自己的家鄉長沙出發,在青春花季揮别家鄉,踏上了建設新疆的遙遠征途。新疆的生活那麼艱苦,但同時卻又那麼火熱,蘊藏着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湖南姑娘們打着赤腳吃得苦,當時新疆這塊荒地在大量青年的熱情投入之下,1954年到1966年,工農業總産值增長了11倍,遠赴天山的八千湘女在戈壁風中胡楊林畔燃燒着火熱的青春,讓我十分敬佩。下鄉學校中肖钰學姐一家三代的奉獻和堅守也我欽佩不已。是她們家三代的堅守,給那裡的孩子們帶去了關懷和未來。


20級844科教班  駱妍慧


  南湖嘉船定百年,英雄們的躬行背影造就了今天,從1921年7月到1949年10月,中國共産黨用了28年的時間,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正是因為我們中國青年都有一顆愛國心,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甘願抛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主席曾對青年們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在興旺時期好像是早晨八點鐘的太陽,把希望都寄托在你們身上。”是啊,今天我們廣大青少年沐浴在黨的光輝下,一定要好好學習知識,掌握本領将來才能更好的報效祖國!強國好似一根接力棒,在一代代青年的手中傳承,我們要把強國夢穩穩接下來,再好好傳下去,我們的祖國将會越來越繁榮昌盛。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們!


19科教2班  李興歡


  遠方,既蘊含着無限的希望,又充滿了未知的挑戰。此次學習讓我深有感悟。正如《遠方——在複興的賽道上》中所介紹的蔡和森先生那樣,隻有心懷國家,胸存大志,敢于艱苦學習,努力奮鬥,才能奔向那個充滿詩和理想的遠方。也正是這些敢于踏上遠方征程的時代先烈們,才有現在如此繁華昌盛的中國。他們敢為人先,打響了中國思想文化革命的第一炮,為在黑暗中苦苦掙紮尋求光明的中國人民帶來了思想洗禮。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更要向前輩學習,繼承和傳揚他們身上那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敢于拼搏的奮鬥精神。昨日,先輩們所追求的遠方,成為了我們的現在。我們也要将着星火代代相傳。


19級816科教班  周誠


  我意識到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新時代青年勇立時代浪潮中,乘着新時代春風,以青年擔當,勇破浪遠航。時光是無情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立志做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擔負民族重任,不負嶄新時代。我們要全力以赴!時代青年勇立時代浪潮中,乘着新時代春風,以青年擔當,勇破浪遠航,以執着、熱情、自信、 樂觀的心态朝着夢的方向前行,在青春期綻放自我,努力拼搏,讓青春更精彩,惜當下,珍惜時光,相離莫且行且珍惜,珍惜,足矣。我們一定做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心懷夢想,奮勇拼搏,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着一棒"。我們要學會揮手再見,迎接下次相逢!


19科教2班  何思楠


  在觀看了《為時代育新人》第二集《遠方》之後,我深受鼓舞。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們所說:“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曆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複興的賽道上奮勇争先。”而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理想遠大、信念堅定,自覺、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好的将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同時應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把握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将個人夢同中國夢結合起來,投身事業,奔赴理想,争做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在複興的賽道上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19級816科教班  張蕾


  通過觀看《為時代育新人》的第二集《遠方》,我們看到百年前的先輩們在即将畢業或剛剛畢業時共同創辦新民學會,孕育了中國共産黨的發展。他們心中的遠方是真理的所在地,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他們的青春意氣,報國情懷,探索精神是我們需要追随的。

  70年前的湘籍女兵在青春花季時去到新疆的亘古荒原,她們開墾土地,織布種棉。她們的遠方是親手種出的胡楊,她們堅強不息,奮鬥不止,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毅然決然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肖茂海前輩在年輕時翻山越嶺,鼓舞很多老師一起來貧困地區支教,一家三代都紮根山區任教,他們建教師,育新人,他們眼中的遠方是祖國的棟梁之材、未來的發展。他們身上“下得去、守得住”的革新精神是

19級815科教班  王舒環


  《遠山的書樓》是根據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感動湖南十佳人物”、湖南省優秀共産黨員安化縣94歲退休教師唐上君的感人事迹創作的。1997年,退休10年後的唐上君老師回到村裡,将自己家作為補習的“書樓”,義務為留守孩子輔導功課。“書樓”一辦就是24年,許許多多的農村孩子在他的引導下健康成長,走出了大山。24年間,從他的“書樓”裡陸續走出了50餘位大學生。他用實際行動深刻诠釋了一名老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和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絕對忠誠。“隻要孩子們肯學,就算我隻有一口氣,也要教下去。”年華已逝,雖已是鲐背之年,但在教書育人的路上,唐老依舊初心不改。 唐上君老師的人格力量震撼人,崇高的思想境界感動人,高尚的師德風範教育人,無私的奉獻精神激勵人。真正的去到學校,深入到基層,偏遠地區的學校已經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座承載着無數家庭希望的地方。希望我們以後也能夠像唐上君老師一樣,做真正的教育。


19科教2班  徐璇


  《為時代育新人》的第二集《遠方》總共包括四個環節,其中遠方的星火講述的是蔡和森同志在經曆個人坎坷的同時,仍心系祖國奔赴國外,努力尋找中國的出路,最終和毛澤東等有志青年共同成立了中國共産黨,他的遠方是探求新中國的未來。

  遠方的胡楊講述的是在新中國成立之際,百廢待興,在王震司令員的号召下,湖南共有8000餘名女兵響應号召,跨山過水來到邊疆,踏上了建設新疆的遙遠征途。在來自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邊疆生産量實現了11倍的增值。對于援疆的女兵來說,遠方是将自身投入建設祖國偉大藍圖的事業。

  遠方的書聲講述的是肖家祖孫三輩,紮根鄉村教育、興辦鄉村學校的故事。對于他們而言,遠方是在家鄉這片土地上實現身為鄉村教師的最高價值,為鄉村建設奉獻屬于自己的力量。

  三個故事講述了三個時代的不同遠方,但故事的主角永遠都是中國青年,身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在重溫這些故事回憶時,也應向無數前輩學習,将自身價值與建設新時代中國的偉大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一起肩負時代重任,讓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在我們的一代代傳承中變成現實。

  希望各位黨員同志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時刻以黨員标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争做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