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學校《關于推進課程“兩性一度”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文件精神,全面提升物化院課程建設水平,紮實推進課程“兩性一度”建設,加強課堂教學的規範管理,營造優良的教風與學風,促使教學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行,現結合學校及學院有關工作的任務安排,特制定本學期教學督導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品質一師”建設與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牢固樹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堅持以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為導向,積極推進以課程思政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改革,強化教師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設計;堅持“兩性一度”的課堂評價取向,注重“兩性一度”在線上、線下、混合式、通識金課中的應用,堅持“督”與 “導”相結合的原則,以聽課、評課、教學常規檢查為基本手段,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多維度加強對常規教學的監督管理,及時反饋有關教學情況信息。通過制度激勵與目标要求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主體意識與教學能力水平,做到“督教”與“督學”相結合。積極探索教學督導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新舉措,推動良好教風、學風的形成,以促進物化院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主要内容
工作内容分為兩個方面:
(一)督教
教學督導人員采取随堂聽課,每位督導确保每學期聽課節次不少于15節,重點關注省級或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的“一流課程”、“通識金課”等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新進教師的課堂教學,尤其是教學評價處于下遊的教師。通過課後點評、書面反饋、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與被聽課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反饋意見和建議。
加強對教研室工作的督查力度。加強對教研室工作的督查力度,包括教研室工作制度、教研室工作計劃與總結,教研室工作記錄本、教學研讨與學術沙龍、課程建設、以課程思政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改革、青年教師導師制的開展、課堂作業等,促進教研室工作有序開展。
(二)督學
通過訪談及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意見及對教學的需求、想法等,提出改進的措施方案。
三、工作要求
1.把握課程思政的内涵,引領并指導課程思政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與落實。各督導一是要根據相關政策文本及理論闡釋正确解讀課程思政的本質内涵,并身體力行、實踐課堂,積極“挖礦采掘”所屬學科課程的價值屬性,改造相關學科教學的内容框架和教學組織形式。
2.關注本科課程“兩性一度”的建設和實施情況,融入目标“達成度”意識和教學“質量觀”。重點關注省級或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的“一流課程”、“通識金課”等授課教師的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結合教育部專業認證關于人才培養達成度的核心概念和價值導向,将“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教學思想有機滲入到達成度的考量中。在教學評價和反饋中将達成度作為重要的觀測點納入到教學督導全過程。
3.關注信息技術手段的創新改革,引導教師信息技術手段使用的切合性和有效性,挖掘并推廣教師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優秀案例。
4.嚴格督導并執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幫助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認真組織本學院優秀教師/教學新秀的公開課、示範課及參加省級學科教學競賽等活動。
5.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信息,并提出整改意見。
6.督查教研室開展專業、課程、教材和教學團隊建設情況;加強對教學檔案與文件的督查及管理。
四、具體工作安排
1.制定院部教學督導工作計劃、期初教學工作檢查.(9月)
2.随機聽課,日常教學檢查。(9-12月)
3.參與期中教學檢查,召開師生座談會,評點院部教學總體情況。(11月)
4.開展學生評教、督導評教和教師評學活動。(12月)
5.參與期末教學常規檢查。檢查教學課件、教案、聽課本和教研室檔案建設情況,包括試卷的歸類、整理情況。(12月)
五、院級教學督導人員名單
學院督導組織機構,由學院領導、系主任、教授或副教授代表組成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成員及督導分組名單如下:
督導人員 |
組别 |
廖海豔、陳莉 |
第一組 |
張蘭蘭、顔琳 |
第二組 |
唐建生、董建玉 |
第三組 |
學院領導:陳志武、許蘭、鄒立軍
系主任、教授/副教授或課程負責人:
(1)科學系:廖海豔、陳莉
(2)物理系:張蘭蘭、顔琳
(3)化學系:唐建生、董建玉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2022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