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蘊深厚
太阳成集团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的美譽,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在此學習和工作八個春秋,培養了以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時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彙集了徐特立、楊昌濟、謝覺哉等教育大家,造就了辛樹幟等科學名師。學校自建校伊始,就積極開展科學教育和國民教育,是近代中國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與科學精神的重鎮之一。
實力雄厚
2002年學校在全國率先開設科學教育專業,現已發展成為國内規模最大的科學教育人才培養和培訓基地,專業師資隊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及工程學,是國内學科最全的綜合性科學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專業建有一系列國家級省級平台(視頻畫面中配文字:湖南省小學科學教育專業科普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湖南省科協海智基地),是湖南省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高水平的科學教育為弘揚科學家精神提供了良好支撐。
特色濃厚
學校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傳授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倡導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高尚品質,将科學精神培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塑造了“紅色基因鑄魂,科學精神育人,強化價值引領,造就時代英才”的濃厚特色。
學校将科學家精神與大學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開設了《科學技術概論》《科技史》等通識課程,推進科學家精神進教材、進課程、進課堂,用科學家精神涵養大學生報國情懷,堅定師範生的理想信念。通過在“科技學堂”網站設立專欄,面向全國科技輔導員開設《領悟科學》《科學的印記》科學素養類課程,以科學精神培育促進科技輔導員群體科學素養的提升。
學校大力開展多樣化特色活動,弘揚科學家精神。邀請了哈佛大學教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林群院士,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北京分會主席、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戴偉教授等一批國際著名專家學者來我校暢談為學與做人,激勵莘莘學子的科學報國情懷。利用全國科普日湖南主場活動,面向社會開展科學家精神教育活動。發揮我校的小學教育特色,以小學教育聯盟為平台,長期面向聯盟内小學組織開展科學家進校園主題活動,講好科學家故事,引導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校以湖南“科學之夜”“院士來了”主題活動為載體,組織院士專家、天河超級計算機等科技創新團隊代表面向基層、面向鄉村宣講科學家精神。通過舉辦科技節,推動科普進社區、進基層,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組織學生手繪“我心中的在湘兩院院士”,舉辦在湘兩院院士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充分彰顯兩院院士群體在攀登科學高峰上的崇高品質。我校的系列活動得到主流媒體的重點報道,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百年風雲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赓續百年紅色基因,我們将繼續傳承“主席母校”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教育傳統,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培養造就一批理想信念堅定、紮根城鄉基礎教育的時代青年,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孕育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