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熱情,加大青年教師扶持力度,促進我院青年教師和學生協同提質,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整體科研學術水平和學科核心競争力,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制定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青年學者孵化計劃》(試行)。經過老師申報,學院評審,最後确定了9位優秀青年老師為青年學者孵化計劃資助者。9位青年學者将有序開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物化院學生可以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申請參加老師組織的實驗室“開放日”活動,跟随青年老師進行科學研究活動。9位青年學者簡曆如下:

鄒立軍,湖南雙峰人,太阳成集团副教授,生理學博士,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美國Creighto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訪問學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和《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等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13篇及會議摘要1篇。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湖南省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優秀青年基金和重點項目、湖南省科技計劃一般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般項目等多項基金;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2017年11月應邀參加首屆飼料酶制劑科技與産業發展大會(廣州)并做主題報告。2018年起擔任省科技特派員和“三區”科技人才,積極開展科技社會服務工作,推動“産學研”高效融合;相關事迹被湖南日報、紅網和湖南教育電視台等媒體報道。
目前研究方向:模式動物腸道粘膜上皮細胞更新的分子機制、天然植物提取物對動物腸道功能與免疫調控的分子機理、生命科學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

黎前澤,男,博士,講師,博士畢業于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計算凝聚态物理學專業。主要從事二維半導體異質結的電子輸運研究,相關成果已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Applied Physical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pplied》《Materials Advances》等國際重要物理領域期刊上。目前主持湖南省教育廳優青項目1項,參與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省部級項目。
目前研究方向:半導體物理、能谷電子學的理論計算。

陳慧,女,博士,講師。從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和碩士學位(2012年),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獲得博士學位(2022年)。曾先後擔任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分公司新車型技術工程師。目前主要從事3D打印專用合金設計、高性能難熔金屬材料制備、粉末冶金材料結構設計與表征。近幾年以第一作者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等高水平國際期刊發表論文6篇,在金屬增材制造領域獲發明專利授權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項目,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國際合作交流項目資助。
目前研究方向:粉末冶金新材料及3D打印技術、高溫難熔金屬、高熵合金。

呂豔紅,山東濟南人,201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光(電)催化分解水和綠色固氮合成氨,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國内外著名SCI期刊《 Chem》《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J. Mater. Chem. A,Appl. Catal. B》《 Small》《Sci. China Mater.》等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為高被引論文。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
目前研究方向:光(電)催化分解水和綠色固氮合成氨。

吉璐,女,博士在讀,實驗師。在湖南農業大學生物信息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遺傳學獲得碩士學位,目前生物信息學博士在讀。主要從事生物複雜性狀預測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目前在《plant cell reports》《BIBM》等期刊發表論文3篇。主持湖南省教育廳課題一項(已結題),指導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一項(已結題)。
目前研究方向:深度學習在生物信息學的應用

許文昊,男,中共黨員,本科及碩士就讀西北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光學、可積系統及其應用。博士畢業于湖南大學物理學專業,主要針對超構材料中光自旋軌道相互作用及其應用開展研究,現為物化學院物理系專任教師,承擔《大學物理》等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2015年至今已經在《Physical Review A》《Physical Review E》《Optical Letter》《Applied Physical Letters, Photonics Research》《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國際物理學知名期刊發表論文14篇,主持湖南省自科青年項目1項,省教育廳青年項目1項。
目前研究方向:光學精密測量和和全光圖像處理。

侯敏,女,博士,講師。先後從華中農業大學應用化學專業,湖南大學生物學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17)、理學博士學位(2022)。主要從事功能核酸修飾的水凝膠材料在液體活檢領域中的研究、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腫瘤研究領域中的應用、基于共轭聚合物的光催化制氫性能研究等方向的研究。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analyst》《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化學、材料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共四篇,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研究工作獲得了1項省廳級項目的資助。
目前研究方向:藥物研發、智能傳感材料、外泌體。

許銀豐,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主要研究領域為細胞自噬與核糖體生物發生,近年來,主持國家及省部級各類課題6項,在《SCI》和《CSCD》核心期刊及其他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現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長沙市傑出創新青年。
目前研究方向:細胞自噬、核糖體生物發生。

毛秋雲,女,中共黨員,湖南澧縣人。先後從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專業,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14.6)、理學博士學位(2020.1)。主要從事量子化學計算、生物體系弱相互作用、無機體系催化反應機理等方向的研究。截止日前,相關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發表在《Acs Catalysis》《ChemElectroChem》《Energy&Fuels》等國際重要化學領域期刊上。現主持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已結題)。
目前研究方向:無機體系催化反應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