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系列報道(二)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6-07 點擊數: 來源:

“校友風采”系列報道(二)

孫基恺:用行動書寫青春

孫基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2019級科學教育專業學生,獲得了2022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榮譽。2019年,湖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畫蟲話蟲”創意畫大賽榮獲金獎和最佳人氣獎。2020年,湖南省大學生體育舞蹈比賽單項榮獲狐步第一名、快步第一名、國标舞團體舞和交誼舞團體舞第一名。2020年,湖南省“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中榮獲本科組二等獎。2021年,第九屆全國科教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湖南省第三屆科普技能創新展示活動榮獲特等獎。2021年,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小學财經素養系列微課開發研究》、《幸福教育-以紅色故事中智慧育幸福人創業項目》。2021年,論文《網絡平台在給大學生提供解惑服務上的供需矛盾調查研究》在國家級教育學術期刊《教育學文摘》發表,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樂享财經素養》教材編寫,參與湖南省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幸福學問》的構建。2021年,擔任暑期實踐團隊負責人,團隊獲評全國大學生百強團隊和優秀視頻團隊。2021年,獲評湘潭市“優秀共青團員”。2022年,獲評“湖南省黨史宣講達人”。

熱心志願服務,傳遞溫暖大愛

“我也在努力向優秀靠近。”這也是孫基恺熱心于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原因之一。在投身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孫基恺參與了從未做過的工作,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了解了社會的多種現象,也更加堅定了他為他人幸福而努力奮鬥的決心。

2021年1月,為響應團中央号召,孫基恺回到家鄉,擔任湘潭市高新區組織人、社區組織幹事兼團委副書記。“對于感興趣的事情我都會去嘗試,因此提交了申請,沒想到能選上,覺得很榮幸!”孫基恺興奮地回憶道。孫基恺是當選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他表示,這是一次寶貴的經曆,在此期間他接觸了各種社會現象、新鮮的人和事。“過年時進行宗教審核,我們甚至跑去寺廟、深山,和天主教、基督教教徒交流問題。”對于孫基恺而言,這是從未接觸過的。

孫基恺曾多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春節,他在家鄉小區防疫秩序紊亂的情況下,主動申請參與防疫信息核查工作。“家人不太贊同,擔心會有危險。”面對家人的阻力,孫基恺毅然選擇逆行。孫基恺在危難時機的這一勇敢行為,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并受到了組織的高度贊揚。任期結束後,孫基恺被評為湘潭市“優秀共青團員”。

2021年暑假在永州市珠山鎮中心小學開展三下鄉活動時,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在孫基恺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小男孩的生活經曆中,孫基恺了解了人生百态并陷入了深思。在與男孩交流時,孫基恺了解到男孩父母都在廣東打工。“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曾經在玩具廠裡工作,拼裝玩具幫父母掙錢!”孫基恺表示很驚訝,這些關于生活的顧慮自己至今都沒有經曆過,而這麼小的孩子居然經曆了那麼多磨難。“我也因此對孩子更加憐惜,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尊敬!”孫基恺決心要盡最大可能為孩子們傳遞更多溫暖,提供更多幫助。

至誠愛黨愛國,志存三尺講台

“城南校區有很多地方是毛主席曾經住過、走過、坐過的。”當談及毛主席時,孫基恺肅然起敬。作為一個紅色基因的傳播者,孫基恺參與過許多黨史宣講的活動。他在學校紀念館擔任了多年講解員,參與了“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等省級活動數次;接待中央、省部級重要領導及國内知名社會人士來校調研視察10餘次;深入學習黨史,積極宣講黨史,曾參與10餘場主題黨史宣講活動;向全國超過1000名青少年講述黨史故事,2022年獲得“湖南省黨史宣講達人”稱号。這些經驗的累計,使他的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光講解詞就有兩萬多字,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長期積累。”對孫基恺而言,這是一項挑戰,更是一種榮譽。他認為,向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講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青年為心中志向奮鬥的故事,是一件神聖而驕傲的事。他向記者分享道,剛成為講解員時,他隻有17歲,在工作中會遇到各個年齡階段的遊客,難免感到緊張和害怕,而充足的準備則使他能從容淡定地面對衆多遊客。“其實每個人都是踏踏實實,從磨練中走過來的,盡管很多事情前期會有不成熟的地方,慢慢來就好。”做事用心負責、腳踏實地,是孫基恺一直以來的風格。

作為2021年暑假三下鄉志願活動的負責人之一,孫基恺和同學們在當地宣講紅色故事。他分享道:“我們現在有一個誤區,好像大家在講述紅色故事時,都是很“紅”很“專”,很刻闆的。并沒有站在一個聽者的角度去想,‘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什麼?’”他認為,隻有把紅色故事有血有肉地還原出來,把它真正的情感内涵表達出來,才能讓大家有所感悟。

三尺講台一直是孫基恺心中向往的神聖之地。教師這個職業,是他的初心。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曆?他笑着告訴記者,小時候總和朋友們在家裡玩“當老師”“當學生”的遊戲。“可能從小就有當老師的想法,慢慢發現這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

孫基恺有着獨到的授課理念,他認為要通過一個個環節去引導孩子們自己成為這堂課的主人。作為老師,隻精通一門課的内容是不夠的,還要去了解其他的學科知識。他感歎道:“站在講台上很不容易,必須不斷的去學習。”在孫基恺看來,隻有不斷學習充電,才能使專業素質永葆“青春”,給孩子們帶來更多新鮮知識。

潛心鑽研創新,求索通文達藝

“不要束縛自己,嘗試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大學是一個通識教育,勇敢走出那一步,盡量做到最好,即使失敗也不會有遺憾。”孫基恺樂于實踐開拓,也敢于嘗試創新。2021年,他加入了由戴小春教授帶領的創新創業項目《幸福教育-以紅色故事中智慧育幸福人創業項目》,該項目獲得國家級立項獎。孫基恺表示,這個項目從想法到落實,一路走來,投入了很多精力。談及戴小春教授時,孫基恺說:“一個已經快到退休年紀的教授,還無償的花時間花精力,用心帶我們去做創業項目,我非常敬佩她。”戴小春教授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負責,讓他很受感觸。“我覺得溫柔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我感受過很多人的溫柔,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溫柔的人,把愛與溫暖傳遞下去,也算是作為教師職業的一種傳承。”

對于時間的管理,孫基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将自己的每一項需要完成的事情都記錄好,必要時做一個表,在心裡權衡它的緊急程度,這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他說,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很重要,如果完成了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或者達成一個目标,他會給自己一些獎勵,反之也給自己一些懲罰。

猶記得大二那年,孫基恺同時要準備三個比賽,四場體育舞蹈比賽、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以及科學實驗展演,每個比賽都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當問及如何應對時,他告訴記者,要做好各方面的溝通工作,并堅定地說:“扛下去,隻要堅持,沒什麼不能做到的。”他自嘲道:“那段時間身邊的人都說我憔悴了不少。”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基恺在比賽中表現突出,獲得了2020年湖南省大學生體育舞蹈比賽單項狐步及快步第一名、2020年湖南省“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中本科組二等獎、2020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三等獎。

除了舞蹈、朗誦的特長,孫基恺還有着書畫愛好,并于2018年獲得湖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的“畫蟲話蟲”創意畫大賽金獎和最佳人氣獎,在2019年獲得第九屆和第十屆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溢美童心”金獎。他告訴記者,“四能四會”是小學教師的基本素養。談及城南書院的美術老師張容舟時,他感歎道:“我從未見過這麼熱愛教學,這麼有激情的老師。張容舟老師上美術課時經常載歌載舞,小小的身體裡似乎有着巨大的能量,總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對藝術的熱愛、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是孫基恺從未停止的追求。


上一條:沒有了

下一條:“校友風采”系列報道(一)